黔西南州位于貴州省西南部,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鎖鑰"之稱。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的結合部,珠江上游和南昆鐵路中段,屬珠江水系南北盤江流域。整個地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黔西南州有優美的人居環境,氣候資源得天獨厚,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民族風情濃郁,布依族音樂“八音坐唱”有“聲音活化石”“天籟之音”之稱,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被稱為“東方踢踏舞”,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節日,多姿多彩,讓人流連忘返……
美麗黔西南,歡迎你!
彝族舞蹈阿妹戚托 魏浩然 攝
“一城三景”——興義市
興義市位于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地處北緯25度,東經104-116度,平均海拔1300米的黃金氣候生態帶,境內全年平均氣溫為17℃左右,夏無酷暑、植被繁茂、水源豐沛,全年空氣指數優良天數100%,曾先后獲得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最美的地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最美峰林”“中國十大養生城市”等20多個城市和旅游名片,是度假、休閑、康養理想目的地。
興義萬峰林 陳劍平 攝
萬峰林景區:由近兩萬座奇峰翠巒組成,是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峰林密集奇特,氣勢宏大壯闊,造型完美,堪稱中國錐狀喀斯特博物館,被稱譽為“天下奇觀”,更位列中國最美五大峰林之一。
馬嶺河峽谷景區:峽谷長約15公里,景區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是以萬峰、千島、百瀑、奇谷、彩畫的神奇地縫為景觀特色的風景名勝區。峽谷兩岸峭崖對峙、河谷幽深、群瀑橫飛,景區內年均溫度15℃~18℃,四季如春,適合尋幽、覽勝、訪古、探奇、避暑。
萬峰湖景區:相鄰于萬峰林和馬嶺河大峽谷,享有“萬峰之湖、山水畫卷”之美譽,湖內全島、半島、港灣、內湖交錯,沿岸布依族苗族山寨獨特的民居,誘人的民族風情,還有撩人的山歌,無不讓人沉醉,這是一處四季可游的旅游度假理想地。
興仁有著燦爛的文化,交樂漢墓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魯礎營鄉古樸幽雅的三家寨道堂等文化遺產,向世人昭示了興仁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也孕育出了興仁人和善仁愛的古樸民風。
興仁是貴州第三個、黔西南第一個“中國長壽之鄉”,“長壽之鄉”的秘密得益于當地適宜人居的氣候,興仁市境生態良好、環境宜人,擁有眾多自然景觀,比如碧草萬頃的放馬坪草場、氣勢磅礴的馬寶樹瀑布群、四季皆綠的三道溝萬畝竹海、雄奇險峻的梭江大峽谷等,是“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陽”的好地方。
興仁放馬坪 羅振飛 攝
興仁還是中國薏仁米主產區和原產地,有著“薏仁米之鄉”的美譽。薏仁米具有抗腫瘤、降血糖、降血壓、抗病毒等方面的藥理活性,被譽為“生命健康之友”,益壽延年效果十分明顯。據了解,興仁市60歲以上老年人有6萬余人,80歲以上1萬余人,更有百歲老人80余人,興仁因此于2016年被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這些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頤年養生的特色農特產業,令興仁市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長壽之鄉”。
晴隆縣位于黔西南州西北角,以“雄、奇、險、峻”而名震世界的“二十四道拐”就在這里。
晴隆“二十四道拐”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標識,是中國抗日戰爭大后方唯一的陸路運輸線及國際援華物資的大動脈。從山腳至山頂的直線距離約350米,垂直高度約260米;在傾角約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順山勢而建,蜿蜒盤旋至關口,全程約4公里。
晴隆二十四道拐 拿相機的尤 攝
晴隆地勢險要,自古為入滇必經的咽喉之地,2013年,為拍攝電視連續劇《二十四道拐》,在晴隆縣城恢復重建了安南古城,古城中還建有“戰時傷兵救護站”“蓮城書社”等機構、屋舍,完美還原了民國時期的邊鎮小城韻味,很值得一探。
在遠離公路干道的森林之中,還隱藏著一座當地人叫做“美軍加油站”的地方,這處抗戰時期的美軍軍營遺址,曾舊稱砂子嶺加油站,現位于縣級道路X6 46旁邊。1942年左右,美軍曾派遣工程兵來整修滇黔公路晴隆段和沙八公路,維持和提高公路運能,附近地區駐扎過美軍第1880工兵營。
晴隆,不僅有二十四道拐、安南古城等讓你感受其豐富的歷史內涵,更有龍洞瀑布、光照湖、三望坪草原、山草場、普晴林場等自然風光的秀美。
安龍縣自然及氣候環境優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三千年文化、三百年荷花、三十處美景”的贊譽。
安龍招堤國家濕地公園 黃復興 攝
這是一個被三個皇帝親賜城名的邊地小城,從600多年前,朝廷賜給小城“安隆守御千戶所”,到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重新給小城命名為“安龍”,到嘉慶皇帝為表彰地方官吏守城有功下旨將“南籠府”改為“興義府”,再到袁祖銘當了貴州省長,請愿北洋政府,將“南籠”更名為“安龍”,并一直沿用至今。經過上百年的積淀,古老的城墻,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矗立的高樓大廈,縱橫交錯的柏油路,新舊文化在這座小城交替、傳承與發展。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安龍的“十里荷香”極負盛名,招堤十里荷塘規劃不同板塊和區域,引進培育種植荷花200多個品種,讓游人可以早晚聞荷香、四季觀荷艷。此外,縣內還有篤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仙鶴坪、龍頭大山、南明皇宮等眾多景點。
安龍,三千年文化演繹了古老神秘的“南明之都”,三百年荷花盛開出清香秀美的“荷香之城”,三十處美景組合成雄奇秀美的“旅游勝地”。
安龍招堤荷花 魏浩然/攝
普安縣位于貴州省西南部烏蒙山區,具有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雨量充沛,多霧,空氣、水、土壤無污染,重金屬含量低,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等種植高山生態好茶的絕佳優勢。在這里發現了目前世界唯一的四球古茶籽化石,距今約200萬年。
普安擁有全國最大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樹群,2萬多株四球古茶樹分布在多個鄉鎮,樹齡最大的有4800年,而樹齡上千年的就有3000多株,曾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中國古茶樹之鄉”稱號。經專家考證,普安是茶樹發源地之一。
普安萬畝茶場 王俊 攝
普安很早以前就產茶,從秦漢夜郎時期到唐宋明清,茶事昌盛,其境內的茶馬古道至今仍保留完好。
白沙古驛道位于普安縣城東北38千米的白沙鄉境內,北起與晴隆交界處的葉家河直上高聳入云的老鷹崖,翻卡子上,下七十二道坎,西至白沙行政村止,全長20千米。白沙古驛道依然保存完好的有4.2千米,道寬5尺,由5塊長條形青石板鋪成鑲就,依山傍嶺,逶迤蜿蜒,匍匐在茅草與刺梨花叢中。青石板上稀稀朗朗、大大小小、深深淺淺,殘存著一個個馬蹄石印,最深的已踏破40厘米厚的石板入泥三分,見證了古道歲月的滄桑。
普安縣江西坡鎮布依采茶女 魏浩然 攝
黔西南每個縣市都在這片熱土上以不同的姿態綻放著民族的樸實美,風景的耀眼美,每一種美都能讓你陶醉。
雙乳峰 邢貴龍 攝
貞豐的雙乳峰被稱為天下奇觀,詩人稱贊其“地質絕品”,多彩絢麗的三岔河是露營愛好者情有獨鐘的探險地。被喻為“桃花源”的義龍新區桃花谷,藍天白云之下,萬綠叢中,灼灼桃花十里綻放出一幅絕美詩畫。還有冊亨秧箐萬重山的層巒疊嶂、巖架的野釣樂園,望謨蔗香的兩江交匯、“紅色印跡”卡法……這里的峻山秀水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濃厚的布依族和苗族風情,獨具魅力豐富多姿的山地生活,貴州龍化石、貓貓洞古人類遺址等震撼人心的歷史遺跡,無不綻放著迷人的風采。
掃描印象黔西南公眾微信二維碼,獲取更多精彩!
( 來源 ‖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 )
黔西南州位于貴州省西南部,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鎖鑰"之稱。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的結合部,珠江上游和南昆鐵路中段,屬珠江水系南北盤江流域。整個地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黔西南州有優美的人居環境,氣候資源得天獨厚,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民族風情濃郁,布依族音樂“八音坐唱”有“聲音活化石”“天籟之音”之稱,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被稱為“東方踢踏舞”,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節日,多姿多彩,讓人流連忘返……
美麗黔西南,歡迎你!
彝族舞蹈阿妹戚托 魏浩然 攝
“一城三景”——興義市
興義市位于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地處北緯25度,東經104-116度,平均海拔1300米的黃金氣候生態帶,境內全年平均氣溫為17℃左右,夏無酷暑、植被繁茂、水源豐沛,全年空氣指數優良天數100%,曾先后獲得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最美的地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最美峰林”“中國十大養生城市”等20多個城市和旅游名片,是度假、休閑、康養理想目的地。
興義萬峰林 陳劍平 攝
萬峰林景區:由近兩萬座奇峰翠巒組成,是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峰林密集奇特,氣勢宏大壯闊,造型完美,堪稱中國錐狀喀斯特博物館,被稱譽為“天下奇觀”,更位列中國最美五大峰林之一。
馬嶺河峽谷景區:峽谷長約15公里,景區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是以萬峰、千島、百瀑、奇谷、彩畫的神奇地縫為景觀特色的風景名勝區。峽谷兩岸峭崖對峙、河谷幽深、群瀑橫飛,景區內年均溫度15℃~18℃,四季如春,適合尋幽、覽勝、訪古、探奇、避暑。
萬峰湖景區:相鄰于萬峰林和馬嶺河大峽谷,享有“萬峰之湖、山水畫卷”之美譽,湖內全島、半島、港灣、內湖交錯,沿岸布依族苗族山寨獨特的民居,誘人的民族風情,還有撩人的山歌,無不讓人沉醉,這是一處四季可游的旅游度假理想地。
興仁有著燦爛的文化,交樂漢墓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魯礎營鄉古樸幽雅的三家寨道堂等文化遺產,向世人昭示了興仁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也孕育出了興仁人和善仁愛的古樸民風。
興仁是貴州第三個、黔西南第一個“中國長壽之鄉”,“長壽之鄉”的秘密得益于當地適宜人居的氣候,興仁市境生態良好、環境宜人,擁有眾多自然景觀,比如碧草萬頃的放馬坪草場、氣勢磅礴的馬寶樹瀑布群、四季皆綠的三道溝萬畝竹海、雄奇險峻的梭江大峽谷等,是“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陽”的好地方。
興仁放馬坪 羅振飛 攝
興仁還是中國薏仁米主產區和原產地,有著“薏仁米之鄉”的美譽。薏仁米具有抗腫瘤、降血糖、降血壓、抗病毒等方面的藥理活性,被譽為“生命健康之友”,益壽延年效果十分明顯。據了解,興仁市60歲以上老年人有6萬余人,80歲以上1萬余人,更有百歲老人80余人,興仁因此于2016年被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這些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頤年養生的特色農特產業,令興仁市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長壽之鄉”。
晴隆縣位于黔西南州西北角,以“雄、奇、險、峻”而名震世界的“二十四道拐”就在這里。
晴隆“二十四道拐”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標識,是中國抗日戰爭大后方唯一的陸路運輸線及國際援華物資的大動脈。從山腳至山頂的直線距離約350米,垂直高度約260米;在傾角約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順山勢而建,蜿蜒盤旋至關口,全程約4公里。
晴隆二十四道拐 拿相機的尤 攝
晴隆地勢險要,自古為入滇必經的咽喉之地,2013年,為拍攝電視連續劇《二十四道拐》,在晴隆縣城恢復重建了安南古城,古城中還建有“戰時傷兵救護站”“蓮城書社”等機構、屋舍,完美還原了民國時期的邊鎮小城韻味,很值得一探。
在遠離公路干道的森林之中,還隱藏著一座當地人叫做“美軍加油站”的地方,這處抗戰時期的美軍軍營遺址,曾舊稱砂子嶺加油站,現位于縣級道路X6 46旁邊。1942年左右,美軍曾派遣工程兵來整修滇黔公路晴隆段和沙八公路,維持和提高公路運能,附近地區駐扎過美軍第1880工兵營。
晴隆,不僅有二十四道拐、安南古城等讓你感受其豐富的歷史內涵,更有龍洞瀑布、光照湖、三望坪草原、山草場、普晴林場等自然風光的秀美。
安龍縣自然及氣候環境優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三千年文化、三百年荷花、三十處美景”的贊譽。
安龍招堤國家濕地公園 黃復興 攝
這是一個被三個皇帝親賜城名的邊地小城,從600多年前,朝廷賜給小城“安隆守御千戶所”,到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重新給小城命名為“安龍”,到嘉慶皇帝為表彰地方官吏守城有功下旨將“南籠府”改為“興義府”,再到袁祖銘當了貴州省長,請愿北洋政府,將“南籠”更名為“安龍”,并一直沿用至今。經過上百年的積淀,古老的城墻,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矗立的高樓大廈,縱橫交錯的柏油路,新舊文化在這座小城交替、傳承與發展。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安龍的“十里荷香”極負盛名,招堤十里荷塘規劃不同板塊和區域,引進培育種植荷花200多個品種,讓游人可以早晚聞荷香、四季觀荷艷。此外,縣內還有篤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仙鶴坪、龍頭大山、南明皇宮等眾多景點。
安龍,三千年文化演繹了古老神秘的“南明之都”,三百年荷花盛開出清香秀美的“荷香之城”,三十處美景組合成雄奇秀美的“旅游勝地”。
安龍招堤荷花 魏浩然/攝
普安縣位于貴州省西南部烏蒙山區,具有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雨量充沛,多霧,空氣、水、土壤無污染,重金屬含量低,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等種植高山生態好茶的絕佳優勢。在這里發現了目前世界唯一的四球古茶籽化石,距今約200萬年。
普安擁有全國最大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樹群,2萬多株四球古茶樹分布在多個鄉鎮,樹齡最大的有4800年,而樹齡上千年的就有3000多株,曾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中國古茶樹之鄉”稱號。經專家考證,普安是茶樹發源地之一。
普安萬畝茶場 王俊 攝
普安很早以前就產茶,從秦漢夜郎時期到唐宋明清,茶事昌盛,其境內的茶馬古道至今仍保留完好。
白沙古驛道位于普安縣城東北38千米的白沙鄉境內,北起與晴隆交界處的葉家河直上高聳入云的老鷹崖,翻卡子上,下七十二道坎,西至白沙行政村止,全長20千米。白沙古驛道依然保存完好的有4.2千米,道寬5尺,由5塊長條形青石板鋪成鑲就,依山傍嶺,逶迤蜿蜒,匍匐在茅草與刺梨花叢中。青石板上稀稀朗朗、大大小小、深深淺淺,殘存著一個個馬蹄石印,最深的已踏破40厘米厚的石板入泥三分,見證了古道歲月的滄桑。
普安縣江西坡鎮布依采茶女 魏浩然 攝
黔西南每個縣市都在這片熱土上以不同的姿態綻放著民族的樸實美,風景的耀眼美,每一種美都能讓你陶醉。
雙乳峰 邢貴龍 攝
貞豐的雙乳峰被稱為天下奇觀,詩人稱贊其“地質絕品”,多彩絢麗的三岔河是露營愛好者情有獨鐘的探險地。被喻為“桃花源”的義龍新區桃花谷,藍天白云之下,萬綠叢中,灼灼桃花十里綻放出一幅絕美詩畫。還有冊亨秧箐萬重山的層巒疊嶂、巖架的野釣樂園,望謨蔗香的兩江交匯、“紅色印跡”卡法……這里的峻山秀水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濃厚的布依族和苗族風情,獨具魅力豐富多姿的山地生活,貴州龍化石、貓貓洞古人類遺址等震撼人心的歷史遺跡,無不綻放著迷人的風采。
掃描印象黔西南公眾微信二維碼,獲取更多精彩!
( 來源 ‖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 )
贊賞金額:¥元
【免責聲明】
該文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素材、版權屬于原作者,轉載素材僅供大家欣賞和分享。
投稿郵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