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黔西南州攝影人士驚聞“拾花瓣的人—王曦”離世,惋惜不已,以不同形式進行吊唁,表達心中的情意。
王曦,女,中國鄉詩會員,筆名微語,黔西南州攝影家協會會員,興義市金州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央數字電視攝影頻道攝影圈會員,一輪視覺藝術設計工作室攝影培訓班第三期學員。2015年開始接觸攝影。作品入選南京六朝博物館《快門如歌》影展和“布依境”全國布依民俗攝影展,《碼頭上的女人們》獲興義2017年度“隨手拍雙月賽”年度一等獎,2016年黔西南州攝影家協會優秀會員。
攝影,不僅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交流。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因為喜歡攝影聚在一起,不論氣候、不論時間,不論路途,和諧地走在攝影的路上。他們,交流著攝影的體會,他們,分享著美好的圖片,他們,結下深厚的友情。
王曦,一路走好!
王曦—— 一路走好
曾文瓊
春日里,花開正濃
想握住那條彩虹,她在飄逝。
不該想到的,卻佇立著。
有狂亂的音潮刺入我透明的軀體,透明的的體內,肆虐的風,一次次切碎了我抑結的肝腸。
風從頭頂瀉下,眼前的油菜花在風里憂傷;成熟的痛苦,使我們總有理由對美好的一切頻頻回顧。
不散的瑤琴之聲反反復復,山影幽幽,鴿群漫漫,都將歌著,泣著。
花開花落,花謝花飛,淡淡春寒中,裹緊身上的衣衫,推開窗子,奉上一串生命的祈愿。
不再回首,就讓這一炷香抒寫訣別的思緒,不再回首,就讓這一炷香奉上生命的祝福,生命的祈愿......
灰色的斷橋,灰白的死水。
灰色的氛圍,灰白的網絡。
灰白的夢境之外,縱有千轉百回,只剩下落花中那長發飄飄的背影依然如初。
你已屬于風,屬于云,屬于可望不可及的夢。凝視的眼睛流出的已不再是淚水,而是生與死愛與恨的秘密。
你走向那落霞的天邊。
看似近在咫尺,其實無限的遙遠。
只有默默地遠送.......
輕輕地,搖著你生命的風鈴,和記憶中的芬芳。
一路走好......
王曦----仙女去天堂攝影、跳舞了
落小花花(公眾微信“大山的那邊是海)
往日時光
你定會興奮的拉著我
教我怎么拍起這些花花草草
而今天的你
卻安靜的躺在了那鋪滿鮮花的
冰冷的靈堂之上
………
無比悲痛
我的曦姐
梨樹小學孩子們的曦姐
竟在如此美好的春天
離我們而去
以后的我們
還會有很多個春天
但是曦姐的故事卻永遠止于今日
我在梨樹小學任教的整整5年里
你一次又一次的來學校、進村組
第一次見面你說“叫我曦阿姨”
孩子們卻說那么年輕、那么漂亮
叫曦姐姐吧
于是,你成了梨樹小學的曦姐
六一兒童節
你總會出現在梨樹小學
忙碌的給孩子們發禮物、攝影
平時,你總會抽空去看孩子們
記得,梨樹的路上
你一手提一桶油,一手拿著相機
記得,在村組里
你溫柔的打量每一個孩子的家里
給他們大大的擁抱
記得,看到花看到樹看到云
甚至看到村里的野貓
你也總會興奮的說多可愛啊
是的
你就是如此的熱愛生活
永遠長發披肩
永遠穿得美美的
不是去背著單反去拍照
就是在去跳舞的路上
亦或是在研究美食
所以我常常覺得
你就是一個永遠帶著少女心
在路上的仙女
你是如此熱愛這人間的一草一木
你是如此熱愛這滾滾而來的生活
許,老天嫉妒
人間有你
如此美好
所以,邀你至天堂攝影跳舞去了
從此
這人間不再有你
春天不再有你
我們不再有你
以后
花開是你
細雨是你
春光是你
微語是你
……
前段時間,德厚老師還問怎么就不見王曦的圖片,昨晚查她的微信是2020年11月29日,心想可能是忙吧,沒多想,剛打開微信才發現,王曦小妹離世了,真是扼腕的惡信!王曦小妹才智、孝順、知性、和善、真實早有傳說,嘆病痛無情,真是不幸!可惜、可惜、可惜?。ń`斗)
初識仙女于影群,未有豪言與壯舉。心牽山區學童娃,影遍金州秀美境。天妒英才赴仙境,留得美譽滿乾坤?。▌⑴d元)
驚聞噩耗倍驚恐,嘆息才女早英逝。(李燕林)
痛失攝友,不能親自蒞臨吊唁,深表遺憾,默哀致敬,才女佳人王曦一路走好?。ú癜钪荩?/p>
雖未謀面,聽其名觀其片,一聲嘆息,嘆才女佳人英年早逝,天堂之路,一路走好?。ㄓ酌纾?/p>
王曦,你雖然走了,但你的照片還在.......(曾文瓊)
……
拾花瓣的人—王曦
我相信那些存在過的,惟有在鏡頭里,才不會被時光磨滅。提到攝影,我就會想到我的一位文友姐姐寫的一篇文《拾花瓣的人》。而我總感覺,每一個攝影人都是拾花瓣的人,他們所拾起的每一朵花瓣,有時光,有人心。而我,就想做一個拾花瓣的人,走很遠的路,拾起春天的每一朵綻放,拾起夏日的流星,拾起秋黃和冬天的暖......當我老了,我拾起的一切,終將成為歲月頸上的花環。
真正接觸攝影是在2015年,當初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只要在旅途中能拍出清晰的圖片就可以了??蓻]想到一頭扎進去的我,卻被那瞬間里的無限美好深深地吸引住了,就此開啟了我的記錄時光。
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我才清楚,那些美麗的圖片都是攝影人爬山涉水,起早貪黑的心血,他們用鏡頭熱愛著這個世界,熱愛著生活。而我,真的不敢稱自己為"攝影師”,我就是一愛好者,喜歡在行走的途中記錄而已。只是我比較幸運,學攝影以來,有良師引路,讓我能將我們大美黔西南旖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厚重的歷史文化收入鏡頭,通過一幀幀畫面,把美好與更多的人分享。
總有人問:攝影的意義是什么?
于我,首先就是記錄,記錄生活,記錄那些存在的一切,莫忘莫失。人生原本就是一場告別,我們留不住任何東西,上一秒過后都是回憶,記憶會模糊,但圖片不會。我們每一個人都可拿起相機(手機也嘗不可)只為記錄,享受按下快門的每一個瞬間,從每一幅畫面里找到熱愛生活理由---留住美好與感動,尋找自己,不熄滅從前,不缺席未來,或者再簡單一點,就是自我的表達。
我喜歡將自己的拍攝叫做“我看見”,我喜歡“看見”這個詞,因為這意味著生活中還有我沒能看見的那部分,這讓我始終保持著一份好奇心,讓我去拍攝更多我沒有見過的。當我把看到的用瞬間凝固下來,并能讓觀望者與之鳴,我想,這些照片便有了生活的溫度。
攝影于我而言,還是一種靠近生活的方式。當我開始迷上攝影后,我便學會了放慢腳步,留意身邊的光線、色彩、以及生活里的人物和故事,當這一切從我的鏡頭里剝離出來,成為百味雜陳的瞬間,那便是我對生活的再一次品讀了。
我喜歡將鏡頭對準我愛的一切,讓那些人和事走入我的視覺,這于每天的自己,于每一刻的生命都是一種飽滿。我知道,當我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我保存住了光,那光里,有風景,有故事,有我們讀過的書,有我們愛過的人!
王曦部分攝影作品欣賞
掃描印象黔西南公眾微信二維碼,獲取更多精彩!
(編輯:印象黔西南)
2021年2月22日,黔西南州攝影人士驚聞“拾花瓣的人—王曦”離世,惋惜不已,以不同形式進行吊唁,表達心中的情意。
王曦,女,中國鄉詩會員,筆名微語,黔西南州攝影家協會會員,興義市金州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央數字電視攝影頻道攝影圈會員,一輪視覺藝術設計工作室攝影培訓班第三期學員。2015年開始接觸攝影。作品入選南京六朝博物館《快門如歌》影展和“布依境”全國布依民俗攝影展,《碼頭上的女人們》獲興義2017年度“隨手拍雙月賽”年度一等獎,2016年黔西南州攝影家協會優秀會員。
攝影,不僅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交流。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因為喜歡攝影聚在一起,不論氣候、不論時間,不論路途,和諧地走在攝影的路上。他們,交流著攝影的體會,他們,分享著美好的圖片,他們,結下深厚的友情。
王曦,一路走好!
王曦—— 一路走好
曾文瓊
春日里,花開正濃
想握住那條彩虹,她在飄逝。
不該想到的,卻佇立著。
有狂亂的音潮刺入我透明的軀體,透明的的體內,肆虐的風,一次次切碎了我抑結的肝腸。
風從頭頂瀉下,眼前的油菜花在風里憂傷;成熟的痛苦,使我們總有理由對美好的一切頻頻回顧。
不散的瑤琴之聲反反復復,山影幽幽,鴿群漫漫,都將歌著,泣著。
花開花落,花謝花飛,淡淡春寒中,裹緊身上的衣衫,推開窗子,奉上一串生命的祈愿。
不再回首,就讓這一炷香抒寫訣別的思緒,不再回首,就讓這一炷香奉上生命的祝福,生命的祈愿......
灰色的斷橋,灰白的死水。
灰色的氛圍,灰白的網絡。
灰白的夢境之外,縱有千轉百回,只剩下落花中那長發飄飄的背影依然如初。
你已屬于風,屬于云,屬于可望不可及的夢。凝視的眼睛流出的已不再是淚水,而是生與死愛與恨的秘密。
你走向那落霞的天邊。
看似近在咫尺,其實無限的遙遠。
只有默默地遠送.......
輕輕地,搖著你生命的風鈴,和記憶中的芬芳。
一路走好......
王曦----仙女去天堂攝影、跳舞了
落小花花(公眾微信“大山的那邊是海)
往日時光
你定會興奮的拉著我
教我怎么拍起這些花花草草
而今天的你
卻安靜的躺在了那鋪滿鮮花的
冰冷的靈堂之上
………
無比悲痛
我的曦姐
梨樹小學孩子們的曦姐
竟在如此美好的春天
離我們而去
以后的我們
還會有很多個春天
但是曦姐的故事卻永遠止于今日
我在梨樹小學任教的整整5年里
你一次又一次的來學校、進村組
第一次見面你說“叫我曦阿姨”
孩子們卻說那么年輕、那么漂亮
叫曦姐姐吧
于是,你成了梨樹小學的曦姐
六一兒童節
你總會出現在梨樹小學
忙碌的給孩子們發禮物、攝影
平時,你總會抽空去看孩子們
記得,梨樹的路上
你一手提一桶油,一手拿著相機
記得,在村組里
你溫柔的打量每一個孩子的家里
給他們大大的擁抱
記得,看到花看到樹看到云
甚至看到村里的野貓
你也總會興奮的說多可愛啊
是的
你就是如此的熱愛生活
永遠長發披肩
永遠穿得美美的
不是去背著單反去拍照
就是在去跳舞的路上
亦或是在研究美食
所以我常常覺得
你就是一個永遠帶著少女心
在路上的仙女
你是如此熱愛這人間的一草一木
你是如此熱愛這滾滾而來的生活
許,老天嫉妒
人間有你
如此美好
所以,邀你至天堂攝影跳舞去了
從此
這人間不再有你
春天不再有你
我們不再有你
以后
花開是你
細雨是你
春光是你
微語是你
……
前段時間,德厚老師還問怎么就不見王曦的圖片,昨晚查她的微信是2020年11月29日,心想可能是忙吧,沒多想,剛打開微信才發現,王曦小妹離世了,真是扼腕的惡信!王曦小妹才智、孝順、知性、和善、真實早有傳說,嘆病痛無情,真是不幸!可惜、可惜、可惜?。ń`斗)
初識仙女于影群,未有豪言與壯舉。心牽山區學童娃,影遍金州秀美境。天妒英才赴仙境,留得美譽滿乾坤?。▌⑴d元)
驚聞噩耗倍驚恐,嘆息才女早英逝。(李燕林)
痛失攝友,不能親自蒞臨吊唁,深表遺憾,默哀致敬,才女佳人王曦一路走好?。ú癜钪荩?/p>
雖未謀面,聽其名觀其片,一聲嘆息,嘆才女佳人英年早逝,天堂之路,一路走好?。ㄓ酌纾?/p>
王曦,你雖然走了,但你的照片還在.......(曾文瓊)
……
拾花瓣的人—王曦
我相信那些存在過的,惟有在鏡頭里,才不會被時光磨滅。提到攝影,我就會想到我的一位文友姐姐寫的一篇文《拾花瓣的人》。而我總感覺,每一個攝影人都是拾花瓣的人,他們所拾起的每一朵花瓣,有時光,有人心。而我,就想做一個拾花瓣的人,走很遠的路,拾起春天的每一朵綻放,拾起夏日的流星,拾起秋黃和冬天的暖......當我老了,我拾起的一切,終將成為歲月頸上的花環。
真正接觸攝影是在2015年,當初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只要在旅途中能拍出清晰的圖片就可以了??蓻]想到一頭扎進去的我,卻被那瞬間里的無限美好深深地吸引住了,就此開啟了我的記錄時光。
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我才清楚,那些美麗的圖片都是攝影人爬山涉水,起早貪黑的心血,他們用鏡頭熱愛著這個世界,熱愛著生活。而我,真的不敢稱自己為"攝影師”,我就是一愛好者,喜歡在行走的途中記錄而已。只是我比較幸運,學攝影以來,有良師引路,讓我能將我們大美黔西南旖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厚重的歷史文化收入鏡頭,通過一幀幀畫面,把美好與更多的人分享。
總有人問:攝影的意義是什么?
于我,首先就是記錄,記錄生活,記錄那些存在的一切,莫忘莫失。人生原本就是一場告別,我們留不住任何東西,上一秒過后都是回憶,記憶會模糊,但圖片不會。我們每一個人都可拿起相機(手機也嘗不可)只為記錄,享受按下快門的每一個瞬間,從每一幅畫面里找到熱愛生活理由---留住美好與感動,尋找自己,不熄滅從前,不缺席未來,或者再簡單一點,就是自我的表達。
我喜歡將自己的拍攝叫做“我看見”,我喜歡“看見”這個詞,因為這意味著生活中還有我沒能看見的那部分,這讓我始終保持著一份好奇心,讓我去拍攝更多我沒有見過的。當我把看到的用瞬間凝固下來,并能讓觀望者與之鳴,我想,這些照片便有了生活的溫度。
攝影于我而言,還是一種靠近生活的方式。當我開始迷上攝影后,我便學會了放慢腳步,留意身邊的光線、色彩、以及生活里的人物和故事,當這一切從我的鏡頭里剝離出來,成為百味雜陳的瞬間,那便是我對生活的再一次品讀了。
我喜歡將鏡頭對準我愛的一切,讓那些人和事走入我的視覺,這于每天的自己,于每一刻的生命都是一種飽滿。我知道,當我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我保存住了光,那光里,有風景,有故事,有我們讀過的書,有我們愛過的人!
王曦部分攝影作品欣賞
掃描印象黔西南公眾微信二維碼,獲取更多精彩!
(編輯:印象黔西南)
贊賞金額:¥元
【免責聲明】
該文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素材、版權屬于原作者,轉載素材僅供大家欣賞和分享。
投稿郵箱:yxqxn@foxmail.com